飘飘香湖南小吃培训美食知识科普时间到!你知道口味虾的来历吗?不知道?不知道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!
1985年长沙市场已有小龙虾售卖,但很少上家庭餐桌。
1989年粤式餐饮进驻长沙,吃相文雅的基围虾深受喜爱。
1992年竹签串着小龙虾做铁板烧的流动摊子,出现在旧银星电影院,大约在现五一路平和堂附近。
1995年南门口沈记成为长沙第一家口味虾餐馆。吃嗦螺最火爆的地方,在中山亭附近的燎原电影院。
1998年原本在南门口附近做鱼籽、鱼泡、鱼头火锅的四娭毑,盘下了劳动剧院靠小雨厂坪的大半间门面,开始做起了口味虾生意。
2000年长沙口味虾逐渐确立了独特的烹饪方式。
2001年做口味虾的易家姜记、四娭毑、杨眼镜在南门口三家鼎立。长沙人几乎“每天吃掉一座岳麓山”。
2005年至今小龙虾风靡全国。江苏盱眙小龙虾节。北京簋街麻辣小龙虾。油爆虾。虾尾。酸汤虾。…
1995年,南门口沈记,作为长沙第一家专门做口味虾的餐馆出现了,那一年,小雨厂坪的牛肉串摊子生意正如日中天,后来一段时间里兴起的拥有长沙第一块口味虾金字招牌的四娭毑,还在南门口劳动剧院旁,料理她的鱼子、鱼泡火锅。是什么样的机缘巧合让沈记想到做口味虾,已经无从查证了。但在它出现时,长沙独此一家的口味虾,让沈记生意火爆。
1992年,竹签串着小龙虾做铁板烧的流动摊子,出现在旧银星电影院,大约在现五一路平和堂附近。1995年吃唆螺最火爆的地方,在中山亭附近的燎原电影院。南门口有一个劳动剧院,靠近小雨厂坪,这里几乎是后来所有长沙市井夜宵的发源之地。
1998年,原本在南门口今金玲粉店附近做鱼籽、鱼泡、鱼头火锅的四娭毑,盘下了劳动剧院靠小雨厂坪的大半间门面,开始做起了口味虾生意。撇开当时口味虾的味道不谈,仅就一个巨大的门面,就满足了越来越多到南门口消费夜宵的人。这一年,四娭毑和她的口味虾刚刚闯出名堂。
小龙虾的真正红火,是在2000年。2000年,长沙市发生了一个重大的转变,新上任的市委书记张云川,开始整治长沙市容,最先出台的举措是取缔长沙所有的“踩士”,然后开始治理马路市场,因此,大多为流动摊贩的牛肉串烧烤,被“扫荡”了。
口味虾的制作需要将小龙虾摘头、去肠,成批量清洗,最重要的是过油,需要一口大锅,无法用手推车流动贩卖,必须要有门店。经过几年“登堂入室”的经营,口味虾逐渐确立了它的烹饪方式,同时吸收了四川红油的做法,味道已基本成型,同时,人们也渐渐认可了它。口味虾站在了长沙夜宵历史的浪尖上。
2001年,占据沙河街半条街的易家姜记,也开始做起了口味虾,其中,四娭毑的名声更加响亮了,杨军也正式注册了他的“杨眼镜”,生意也是如日中天。易家姜记、四娭毑、杨眼镜在南门口三家鼎立。同时在教育街,旧址已成一家药店的老梅园,也以口味虾闻名。正是这一年,有新闻报道说,长沙人每天吃掉的小龙虾所堆积的残渣有一座岳麓山那么大。
但长沙人吃小龙虾的热情还没彻底尽兴。2003年,SARS事件过去的那个夏天,也许是爱玩爱吃的人们被压抑了太久,长沙的娱乐业和夜宵,又出现了井喷。一直持续到2008年。
长沙美食的发动机在南门口,而它的播种机在湖南卫视。
湖南口味虾的广泛传播,很大程度上与电视台在全国的影响分不开。许多综艺节目,把外地的明星引进湖南,在电视上让他们吃口味虾,这种影响具体有多大,无法考量。尽管吃法不同,但全国许多地方的小龙虾餐饮的爆发,恐怕都在湖南之后。
2000年,江苏盱眙举办了第一届小龙虾节,主要用十三香烹制,小龙虾节至今已有14届。北京的簋街正式作为特色餐饮街,始于2000年9月,现在,簋街则几乎整条街都在经营麻辣小龙虾生意。也即是从那时开始,小龙虾风靡全国,各地都开始进行了小龙虾养殖。
湖南本土夜宵市场上的小龙虾,也经历过烹调方式的变化。最初的口味虾,即是汤汁炒制,一锅成型。后来又有厨师研究改良,改为炒制之后再浇一遍额外熬制的汤汁,目的是去腥调鲜。比如杨眼镜口味虾,至今已经改良到第八代口味虾烹制方法。
2005年、2006年左右,油爆虾在长沙出现。整虾过大油,在油里放少许香料入味,再额外调制蘸汁。
2010年的冬天,从岳阳传来的虾尾吃法选择了一个看上去不大适宜的时节,进入了长沙。
2012年,是虾尾在长沙夜宵市场最火的一年。这一年,方记虾尾、岳阳老徐虾尾等店在长沙夜宵界异军突起。
此后的厨师们也没有停下对小龙虾的钻研,岳阳兄弟烧烤在虾尾红火的时候率先做起了蒸虾,算是对最早的小龙虾吃法的回归。
飘飘香湖南小吃培训以为:美食面向市场,能够代表本土美食原创力的产品其实只有两个,一个是辣椒炒肉,而另一个就是口味虾。它打倒了曾经高档次消费的基围虾,打破了斯文干净的吃相吃法,以最草根的本质攻陷了长沙人挑剔的味蕾。